【美美与共】青年这YOUNG说⑤|一位缅籍青年工程师的自述
来源:
作者:
日期:2025-07-10

特别策划——#青年这YOUNG说#

在海外电力事业的广袤版图上,每一位Z世代青年员工都是独特的闪耀之星。他们跨越国界,把青春奉献给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伟大事业,用专业与热爱直面挑战,在实践中淬炼成长。

本系列将借助AIGC技术与鲜活故事,带您走近这些中外员工的青春,见证Z世代职业精神在丝路闪耀绽放 。

话题五——#一位缅籍青年工程师的自述

内缪散  Nay Myo Set

国籍    缅 甸

职务    缅甸太平江水电站机械班主任协理师

观点:

我是缅甸太平江水电站机械班主任协理师内缪散。

清晨的阳光透过主控室的玻璃,在我的工作日志上投下温暖的光斑。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,记录着太平江电站六年来的点点滴滴,也倒映着我从一个懵懂青年成长为技术骨干的足迹。

2019年的我,像一只迷失在钢铁森林里的小鹿。“同期装置”“励磁系统”这些专业术语,对我来说就像天书一般。记得第一次操作时,我把“合闸”说成了“喝茶”,惹得同事们开怀大笑。

但这座电站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。中国师傅们特意为我发明了“看图说话”的教学方法——把复杂的电路图改编成我们缅甸的民间故事。我的笔记本上,密密麻麻记满了中缅双语对照,每一页都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。

成长之路:汗水浇灌的蜕变

2021年机组大修期间,我创下了连续36小时值守的记录。深夜的厂房里,中国师傅教我“听声辨障”的绝活:“正常的机组运转像在吟唱缅甸民歌,出故障时就像老人咳嗽。”这种充满诗意的技术传承,让我深深着迷。

最难忘的是那个暴雨交加的夜晚。上游漂浮物堵塞进水口,我们中缅两国的工程师肩并肩站在齐腰的江水中抢修。当故障排除时,我的缅甸同事突然唱起了《茉莉花》,中国同事们则用缅语应和。那一刻,太平江的浪花都在为我们鼓掌。

薪火相传:点亮希望之光

如今,我已是20名缅籍员工的导师。我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培训方式:用缅甸木偶戏演绎安全规程,把中国成语改编成设备操作口诀。看着学员们一天天进步,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。  

去年村里学校通电那天,孩子们围着电灯欢呼雀跃的景象至今历历在目,这一刻,我真正明白了工作的意义。

同心筑梦:共饮一江水

我常常带着新员工登上大坝,指着远方说:“看,中国村庄的炊烟和缅甸的晚霞,在太平江上交相辉映。”最近,我正致力于将中国技术手册翻译成缅文,希望这些知识能像种子一样,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。  

每当夕阳西下,电站的灯光亮起时,我总会想起这六年的点点滴滴。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独当一面,太平江见证了我的成长,而我也见证了中缅两国人民用智慧与汗水浇灌的友谊之花。在这里,我不只是内缪散,更是光明与希望的摆渡人。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07-15 10:26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