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和浩特铝电公司:以创新为笔 绘就职工队伍建设新图景
来源:呼和浩特铝电公司
作者:王丹 岳红
日期:2025-09-05

呼和浩特铝电公司紧密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核心任务,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为引领、“队伍强基、创新赋能、双向共赢”为路径的高质量人才发展之路,推动产业工人逐步实现由“技能型”向“创新复合型”转变,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。

筑牢创新基石 搭建全员参与实战平台

走进该公司的生产车间,规整排列的电解铝槽与高效运转的电力调度系统,共同构成现代工业的生动图景。围绕电解铝生产与电力调度核心业务,该公司构建起“科技团队领军、技术骨干支撑、一线班组广泛参与”的多层次创新矩阵,由118人组成的科技团队牵头关键技术攻关,一线技术人员与班组成员全面响应,实现从车间到岗位的全覆盖创新布局。

该公司打造的4个创新工作室,成为技术攻坚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,员工聚焦电解铝工艺优化、设备升级和能耗降低等核心议题展开攻关。“阳极效应处理曾是生产的难点”,参与技术优化的电解铝工艺主管杜俊强介绍,“通过持续数月的研究和参数调试,我们最终提出优化方案,预计每年可节约大量生产成本。”截至目前,该公司员工已协同攻克20多项生产技术难题,并通过修订规程、优化系统,进一步推动操作标准化和技能专业化,广大工人在工艺革新中真正成为“主力军”。

激活成长动能 构建技能变现“闭环生态”

“钻研技术能获得奖励,还能得到认可,现在大家学习技能、参与创新的热情特别高!”该公司中级热控检修工黄景秋高兴地表示。

该公司深入贯彻落实“技能有价值、创新有回报”理念,持续完善“四创双挂”机制,修订《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》和《科技创新奖励管理办法》,设立明确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激励政策,并定期评选表彰先进个人,从制度层面保障员工创新活力。

该公司还着力打通“实践-创新-晋升”良性发展通道,通过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养,借助劳动和技能竞赛搭建才华展示平台。近三年来,该公司累计举办50余场技能竞赛,参与超3000人次,29人获国家级竞赛三等奖以上奖项,28人获评省市级技术能手,823人取得特种作业证书,356人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;申请获批12项实用新型专利、1项发明专利,多项QC成果在行业内获奖。这一系列成绩,不仅带来电解铝生产能耗的显著下降,更折射出产业工人以实干与创新书写的时代价值。

擘画长远蓝图 打造工匠培育“未来引擎”

“现在通过VR实训系统,操作应急设备就像身临其境,学得快、更安全!”在新升级的实训基地里,员工正通过智能设备接受沉浸式培训。

面对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新趋势,该公司系统推进“工匠学院”建设,构建集“专业培训-实训操作-技能竞赛-资质认证-品牌塑造”于一体的人才培育体系,更新“理论+实操”教学设施,引入VR仿真和智能培训系统,还深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,加速培训成果向生产力转化。

同时,该公司通过开展“铝电工匠”评选、打破技术岗与管理岗流动壁垒,真正实现产业工人成长“有通道、有平台、有盼头”。“以前总觉得工人干一辈子也就是个操作岗,现在单位给我们指明了方向,我也要努力成为‘铝电工匠’!”电解车间作业长刘东强的话语中透露出信心与希望。

从创新工作室的技术突破,到劳动竞赛的精彩比拼,再到工匠学院的系统培育,呼和浩特铝电公司正以创新为笔墨,绘就一幅产业工人有理想、懂技术、勇创新、敢担当的时代新画卷。未来,这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将持续为企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赋能,也为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贡献更多“大唐经验”。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09-05 14:09:25